習大大的思考: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的道路
中國有個成語叫“前車之鑒”,說的是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后的教訓,不要再重蹈覆轍。其實,在歷史長河中,每個朝代無論成敗都為后人所道,并且,人們從歷史的鏡子里可以借鑒成功的經驗,也會吸取失敗的教訓,在不斷的揚棄中才有了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中國人應該為此感到驕傲。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總書記,自上任以來,他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是一種文化自信,也提醒著我們不要丟了自己的“根”。10月13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會中再次號召人們要尊重歷史文化。他說:“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國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tǒng)決定的。”中國歷史文化中蘊含著許多現代中國人值得借鑒的歷史經驗,是中國道路選擇的根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首先是一條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的道路。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成功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有其歷史淵源。中國古代先哲很早以前就看到了“以民為本”的重要性,“民可近,不可下,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貴君輕”;“君也臣也刑也兵也,皆緣衛(wèi)民之事而后有也”等民本思想在中國大地上俯拾皆是。這些進步思想也被后代明君們所發(fā)揚和傳承。演化到中國近現代,中國共產黨人作為中國群眾利益的維護者,當然也是一個重視“以民為本”的領導組織。他們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群眾利益為出發(fā)點。這些歸根溯源,其實是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這也是“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會”中習近平強調的“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等思想的重大意義所在。
再者,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大地上應運而生,也是有其歷史與文化基礎的。中國儒家經典中有這樣一段關于“大同”世界的敘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是謂大同”。“大同”世界是一個理想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國家紀律嚴明、運行有道,君主任人唯賢、為民而生,百姓安居樂業(yè)、老有所養(yǎng)。這一偉大理想其實與中國共產黨的理想本質上是一致的。中國人也都崇尚這樣的理想社會。而習近平所提出的“中國夢”也可以說是實現理想社會關鍵的一步。他說:“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當這個夢想實現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就會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最后,“國無法不成國,家無規(guī)不成家”。中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如果沒有國法家規(guī),就會像一盤散沙。而現在中國的“依法治國”、“以德治國”也都來源于中國古代“百家爭鳴”的思想。這也是習近平提到的“禮法合治、德主刑輔”的源頭。“禮”在古代用以別親疏、明是非,是古代就會用來調節(jié)人際關系,處理人情世故的一套德教體系。“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梢,“禮”是教人向善,使人自覺的道德標準。“法”則是以強制手段約束人們不做有違他人利益、有悖良心的事,“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度則悖”。如今我們處在致力實現和諧社會中,紀律嚴明、生活幸福,絕非理所當然,我們必須記得這得益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正如習近平所說,我們不能數典忘祖、妄自菲薄。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中國如今所走的道路是由歷史、文化、現實、民心決定的,也是內因、外因互為作用的結果,這就是中國多少仁人志士和普通民眾的選擇。作為中國人,要和平與發(fā)展,就必須立足本土,追源溯本,面向世界,面向百姓,因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作者:學習大軍
- 新華全媒+丨中東部地區(qū)將現雨雪冰凍天氣 多地積極應對2024-01-30 06:01:31
- 我國明確生物多樣性保護“路線圖”2024-01-19 07:01:41
- “2024全國網上年貨節(jié)”啟動2024-01-19 07:01:13
- 全總計劃每年培育200名大國工匠2024-01-19 06:01:49
- 全球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合作大會將于南京舉辦2024-01-12 07:01:46
- 深度“起底” 重建秩序——各界人士熱議足球反腐2024-01-12 06:01:37
- 中國各地新年開跑力爭經濟“開門紅”2024-01-11 07:01:42